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俗语-民间谚语网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衙门钱,一燧烟;生意钱,六十年;种田钱,万万年】(谚)一燧烟:一股烟。衙门内挣的钱像一股烟,顷刻消逝;生意赚的钱,可享受一辈子;种田挣的汗水钱,可世代享用。指靠辛勤劳动挣的钱最踏实,最长远。

【第2句】:孩子再丑,也是自己的。

【第3句】:传说他受佛的嘱托,在释迦佛已经人灭而弥勒佛尚未降生的这段时期度化众生。他曾发下大誓愿,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民问因有地藏王主幽冥之说相传传时航海来九华山的新罗国太子金乔觉足地藏化身,他住九华山数十年,坐化后肉身不坏,全身入塔,后建肉身殿。九华山遂成为地藏菩萨的道场。

【第4句】:【人生但讲前三十】(谚)指人的一生在事业上有无作为,只要看三十岁以前就行了。

【第5句】:劈柴看纹理,说话凭道理。

【第6句】:【见钱眼就钻】(惯)比喻利用各科机会捞取钱财。

【第7句】:早睡早起,怡神爽气, 贪房贪睡, 添病减岁。

【第8句】:【白龙瞟娘,必主雷雨】 释义:白龙:“传说中白色的神龙。(帝)以甲乙杀青龙于东方,以丙丁杀赤龙于南方,以庚辛杀白龙于西方,以壬癸杀黑龙于北方。”此处借指西方上空出现的白云。五月十三日为白龙生日,谓此日西方出现白云,必有雷雨。 例句:五月十三日,为白龙生日,谓“白龙瞟娘,必主雷雨。”

【第9句】:【入山不怕伤人虎,就怕人情两面刀】 释义:不怕公开较量,就怕两面三刀地暗算。 例句:“身处不公平的天地,识人可要识个透哇!俗话说得对,入山不怕伤人虎,就怕人情两面刀。”

【第10句】:一个鸡蛋吃不饱,一身臭名背到老。

【第11句】:【老鼠尾巴——发不粗长不大】(歇)发:本指生长,转指发迹、发达、发展。指发不了迹,不会有大的出息。

【第12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第13句】:有风方起浪,无潮水自平

【第14句】:刀越磨越亮,劲越练越强。

【第15句】:【风吹连檐瓦,雨打出头椽】 释义:比喻突出、冒尖的人容易受到打击。 例句:有个中年汉子紧攥着一双手,叹息着说:“唉,风吹连檐瓦,雨打出头椽,像高二佬这样干个里难选一个的人,死得好苦!”

【第16句】:【山不转路转】(谚)山是固定的,不会转动,但围绕着山转的路却是可以随意铺修的。比喻任何事物都不是固定不变的。 也作山不转路转,石头不转磨转。 山不转路转,河不转水流。

【第17句】:【钱是一个一个上万的,粮是一颗一颗上石的】(谚)石(dan):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钱必须一文一文地攒,才能上万;粮必须一颗一颗地积,才能上石。指积少才能成多,积零才能成整。

【第18句】:伟大出于平凡,真理来自实践

【第19句】:【家有千金,不如薄技在身】见“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第20句】:【三十六计走为上】此语指事态无法挽回,别无妙计,只有一走了事。常言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走为上”确实是三十六计之一,排在最后一计。那么,是谁把“三十六计走为上”组合成一句俗语呢? 据《南史·王敬则传》,南朝齐代,明帝萧鸾病情严重,生命垂危,辅国将军王敬则趁机谋反。明帝的二儿子萧宝卷当时正在东宫议事,派人上屋观望,见征虏亭大火冲天,王敬则大兵将至,萧宝卷吓得赶紧收拾行装准备逃走。有人报告了王敬则,王敬则自言自语,像是对着明帝父子说:“过去檀道济三十六策,走是上计,就让你们父子赶快逃命去吧!”看来王敬则虽然谋反,但没把事做绝。

【第21句】:开荤中国佛教徒尤其是出家僧众,自梁武帝之后普遍实行素食,不食荤辛,也有在规定的斋日、斋月茹素的。而茹素者改食荤辛之始,民俗谓之开荤,亦名开斋、开素。宋代王桥《野客丛书》:“今人久茹素,而其亲若邻,设酒肴之具,以相暖热,名日‘开荤’,于理合日‘开素’。此风已见六朝。”如白居易有“月终斋满谁开素”诗句。清代翟灏《通俗编·饮食·开荤》:“东昏侯(萧宝卷)丧潘妃之女,阉竖共营肴羞日:为天子解菜。解犹今云开荤也。”其实,佛律虽禁食酒肉荤辛,但若有病患等原因需要饮食者,也可开许。《十诵律》卷二六、《僧祗律》卷三二等则许食所谓不见、不信、不之三种“净肉”。今民间称初次尝试新鲜事物或初次打破禁忌日“开荤”。也有长期过艰苦生活,一朝改善伙食,增加荤菜,戏称“开荤”的。

【第22句】:【老子英雄儿好汉】 释义:父子两代都是英雄好汉。或父亲是英雄,儿子必然是好汉,这是封建的血统论观点。 例句:“真是!老子英雄儿好汉,你和你们老人家精神头儿一模一样。”

【第23句】:【人生唯有别离苦】(谚)指人生在世,最令人痛苦的是生离死别。 也作人生最苦是离别。 人间最苦处,死别共生离。 人生最苦难堪事,莫过死别与生离。

【第24句】:【经一失,长一智】见“吃一堑,长一智”。

【第25句】:【癞蛤蟆跳到脚背上——不咬人硌痒人】(歇)硌:也作圪、格,用作词头,使形容词变为动词。痒:谐“厌”。指某人或某物虽没大碍,却叫人厌烦。常含责骂意。 也作“癞蛤蟆上脚面——不咬人格痒人”。

【第26句】:【生死路上没老少】见“黄泉路上没老少”。

【第27句】:【燕子不吃落地的,鹁鸪不吃喘气的】(谚)鹁鸪(b。gu):鸟名,俗称水鸪鸪。落地的食物不洁,燕子不吃;喘气的小虫有病,鹁鸪不吃。 借指注重饮食卫生的人,不洁不净的食物不入口。

【第28句】:一人作恶,万人遭殃。

【第29句】:【犯夜倒拿住巡更的】(惯)犯夜:违反夜禁,指小偷。巡更:夜间巡逻打更。窃贼反把执勤的人抓住了。比喻做了坏事不认错,反倒诬陷打击无辜的人。 也作“犯夜的倒拿巡夜的”。

【第30句】:如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序》:“凡为文章,略知宗旨,最嗜吟咏,而所得亦不出流辈。”

【第31句】:【狼多肉少,神仙也苦恼】(谚)比喻人多物少,供不应求,事情很难办。

【第32句】:【不以成败论英雄】 释义:不以成功或失败来评论英雄人物的得失。 例句:“梵梵,古人说,不以成败论英雄。我最佩服越王勾践,当了夫差的阶下囚,仍不失其志,卧薪尝胆,终成复国之大业。”

【第33句】:【你有千条妙计,我有一定之规】 释义: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我的主意不会改变。 例句:“你有干条妙计,我有一定之规。……只有到我这一辈才端上社会主义的饭碗,不挨饿,上了中学,还当了干部,如今实行新政策,就让我跟一些人走歪门邪道,我穷死也不干。”

【第34句】:【骑驴会判官——马上见鬼】(歇)判官:迷信传说中阎王手下掌管生死簿的官。马上:本指在驴马背上,转指立刻。见鬼:本指见到鬼,转指死亡。指立刻就死去。

【第35句】:勇气退一分,困难长一寸

【第36句】:【头撞南墙也不知道拐弯抹角】(惯)形容人脾气执拗,做事不知变通。

【第37句】:【心头不似口头】(惯)心里想的跟嘴里说的不一样。指人说一套做一套,要两面手法。

【第38句】:【百样通,不如一样精】(谚)指在技艺上样样都会,不如有一样是精到的。 也作“宁要一艺精,不要百艺通”。

【第39句】:【黄鳝泥鳅——差不离儿】(歇)黄鳝和泥鳅体形相似,都生活在水中泥里。指相差很有限。

【第40句】: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第41句】:【喝洋墨水】(惯)比喻上过大学或出国留过学。

【第42句】:人勤地生宝,人懒也生草

【第43句】:严师出高徒

【第44句】:【鹊桥】人们常用“鹊桥”来比喻夫妻相会。那么,“鹊桥”是个什么样子的桥呢? 民间传说玉帝之七女思凡下界,与耕种为生的牛郎相遇,遂结为夫妻,男耕女织,过着平静恩爱的生活,人们以“牛郎”、“织女”称呼他们,牛郎织女生育一男一女。这种平静的生活突遇变故,天庭派神兵把织女抓到上界,牛郎见状,用扁担挑起一双儿女,飞上天界,眼看就要追七织女,玉帝下令在他们二人之间划出一道天河(即银河),使他们只能隔河相望。他们的恩爱感天动地,地上的喜鹊于每年七月初七为他们在天河上搭成鹊桥,他们才得相会。直到现在,人们还流传着七月初七见不到喜鹊的传说。故“鹊桥”喻指男女结合、夫妻相聚的纽带或桥梁。故又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第45句】:【庙里猪头——有主】(歇)指女子已经有了婆家。也指东西已经有了主人。

【第46句】:要学惊人艺,须下死工夫

【第47句】:【鸡急上房,狗急跳墙】(谚)鸡逼得急了,会飞上屋顶;狗逼得急了,会跳跃过墙。比喻人被逼到走投无路时,会做出意想不到的冒险事。 也作“鸡慌了上房,狗急了跳墙”。

【第48句】:【吊在丝上的蜘蛛——悬空着】(歇)本指悬在空中,转指心里不踏实,牵挂着。

【第49句】:【失晨之鸡,思补更鸣】(谚)失晨:误了啼鸣报晓。误了报晓的公鸡,很想再有个准时报晓的机会,以弥补失晨的过失。比喻犯了错误的人,很想有机会立功补过。

【第50句】:【锅盖上的米——熬出来了】(歇)熬:本指把米放在锅里加水煮成糊状,转指忍受(苦日子)。指终于度过了艰难的日子。 也作“锅盖上的小米——熬了出来”。

【第51句】:【脑袋掖在裤腰带上】(惯)比喻冒着生命危险做事情。也形容人勇敢,不怕牺牲。 也作脑袋拴在裤腰带。 脑袋挂在腰带上。 脑袋掖在腰里。

【第52句】:【加油】“加油”一词比喻继续努力,再加把劲。“加油”一词使用率最高的是在体育比赛中,使用人口最多的是中国。然而,“加油”却是外来词,它源自汽车拉力赛。 在历史上第一次汽车拉力赛上(1895年6月),二卜五辆各种型号的汽车参加了这次全程1175公里的角逐。当赛事进入白热化阶段时,欢众的热情异常高涨,他们焦急地期待着冠军车的产生。赛道上,领先跑在最前头的是意大利法拉利车队的五号车。在离冠军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五号车突然熄火,观众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上。出事车上,被誉为“赛车之父”的恩佐·法拉利先生连忙问身边的助手,赛车为什么会突然熄火?助手结结巴巴地说:“大概是汽油消耗太多,没……有……油了。”法拉利先生闻讯之后勃然大怒,他语无伦次地大声吼道:“你们……加……加……加油”。四周的观众一听,以为这是法拉利先生对自己车手的一种鼓励方式,于是也都跟着他大叫:“加油”、“加油”。后来,随着体育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为赛车手“加油”的这种独特的鼓励方式也逐渐沿用到其他比赛项目上,成为观众参与比赛,对选手进行鞭策鼓励的全世界流行方式。

【第53句】:【公修公得,婆修婆得】(谚)修:修行。公公修行,公公就得善果;婆婆修行,婆婆就得善果。指信佛信道,谁修行谁就能得善果。也泛指凡事谁有诚意,谁就能取得成功。 也作“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

【第54句】:【没有金刚钻,不敢揽瓷器】(谚)金刚钻:用金刚石做钻头的钻子。 手里没有金刚钻,就不敢包揽修补瓷器的活。比喻人没有某项特长,就不敢贸然承担某项任务。 也作怀里没揣金刚钻,不敢揽那破瓷碗。 手里没有金刚钻,不敢揽这瓷器活。

【第55句】:佛为金色身,“金面”也就是“佛面”。兹各举一例。如王统照《银龙集,站长》:“哈!我如果是个连长,或是个把书记官,不看佛面看金面,还有这场事?”又如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自成,老表,闯王,不看金面看佛面,看在如岳叔的情面上,你抬抬手让我过去吧!”

【第56句】:【唯心】佛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自己的心识所变现的,谓之“唯心”。《华严经·夜摩宫中偈赞品》谓:“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空间、时间也不例外,所谓“三界唯心,三世唯心”。(同上,《离世间品》)佛家说,所谓“外境”(外部存在)只不过是自心的分别和妄执,如“患梦缘心,似种种外境相现,体实自心”。(唐·窥基《成唯实论述记》卷三)唯心还是“心外有法”成了区分佛教与其他学说的主要标志之一。经中多把心喻为“画师”,善心现善境界,恶心现恶境界。在法相宗那里,称为“唯识”,注重于心的了别能力的分析。佛教中对心有精细的分析,最主要的是“真心”和“妄心”。佛教还指出,在本质上,“心”与“物”(或境)是同一的,不可分的。今天对“唯心”一词的运用,多含有主观片面,脱离客观实际的意义。在哲学上主张唯有精神才是万物本源的世界观称为唯心主义。它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李明权)

【第57句】:【不图锅巴吃,不在锅边转】(谚)比喻不是为了某种利益,就不会有行动。

【第58句】:【劝化】宣传教义,劝导人改邪归正,谓之“劝化”。《增一阿含经》:“宽仁博识,善能劝化。”《俱舍论》:“劝化合修十善道。”“十善业”即不杀、不盗、不邪淫、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语、不绮语、不贪、不嗔和正见。《宋书·夷蛮传》载释慧琳《均善论》:“务劝化之业,结师党之势,苦节以要厉精之誉,护德以展陵竞之情。”又有化缘、募化之义。如《释氏要览》引《罪福决疑经》:“僧尼白衣,或自财,或劝化得财,拟作佛像。”后俗语引申为劝勉化导,如《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回来给他一个事情,也好劝化劝化别人。”(无名氏)

【第59句】:【辕门】“辕门”是古代的军营之门。如京剧《辕门斩子》,因杨宗保在两军阵前私自招亲,其父杨六郎在辕门怒而斩子,后被众将劝解而得救。 此词源出春秋时期,春秋战国时代,两军作战是在马拉着的战车上进行的。当军队宿营或驻扎时,为防止敌人袭扰攻击,兵士们就将战车围成圆形以为屏障。为了便于出入,就在合适的位置留有出口,则以两车相向成为门,因车辕相对,故名“辕门”。由于约定俗成,因袭相传,由车战转为马战,虽战车早被淘汰,凡遇安营扎寨,仍用“辕门”一词,并推而广之,把一些高级军事衙署的正门也称“辕门”了。

【第60句】:烧的香多,惹的鬼多.

【第61句】:【水深见长人】(谚)长(chang)人:身材高大的人。比喻在关键时刻才能显现出英雄本色。

【第62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第63句】:恒心搭起通天路,勇气冲开智慧门

【第64句】:【大丈夫四海为家】 释义:有作为的男儿不恋家。 例句:“大丈夫四海为家。喜财,我劝你还是避一避的好。”

【第65句】:有车就有辙,有树就有影

【第66句】:忘掉不该记住的东西是一种快乐

【第67句】:【十家锅灶九不同】 释义:比喻人的思想各不相同。 例句:你姓张,他姓李,人多心多,十家锅灶九不同。

【第68句】:【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谚)指不识货物的优劣真伪,最好的鉴别办法是进行比较;经过比较,自然优劣分明。也泛指对人、对事、对物,有比较就有鉴别。

【第69句】:【鸭子过河——不沾水】(歇)鸭子羽毛有防水的油质物,游小时沾不上水。比喻经历风险,不受伤害。

【第70句】:【老虎拉车——乱套】(歇)套:牲口拉车时,拴牲口的两根皮制或麻制的绳。本指用套胡乱地拴住老虎,转喻乱了次序或秩序。

【第71句】:【泥鳅掀不起大浪,跳蚤顶不起被窝】 释义:力量弱小,成不了大事。 例句:“现在谷存夫还剩了二三十个人,泥鳅掀不起大浪,跳蚤顶不起被窝,我们可以高枕而睡了。”

【第72句】:水不平要流,理不平要说.

【第73句】: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第74句】:【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嘴里倒不出来】 释义:茶壶肚大嘴小,饺子在里面倒不出来。比喻人嘴笨不善表达;或有难言苦衷,不好开口。 例句:周丑孩给众人讲,两手比画着,脖子都急红了,嘴里却结结巴巴地说不出来。张有义笑着说:“哎呀周教官,你可是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嘴里倒不出来。还是叫马教官吧!”

【第75句】:月缺不改光,箭折不改钢.

【第76句】:【寒门生将相】(谚)寒门:穷苦人家。将相:将帅和卿相。将相这样的栋梁之材,往往出自穷苦人家。 指贫穷人家的子弟往往有大出息。 也作寒门产贵子,白户出公卿。 贵子:达官贵人。白户:白草盖顶的屋子,借指贫寒人家。 寒门出将相,草莽出英雄。

【第77句】:独树难挡风,独柴难烧红。

【第78句】:【老虎一个能拦路,老鼠一窝得喂猫】 释义:比喻人有本事,一人就担得起重任;人无能,再多也无用。 例句:老虎一个能拦路,老鼠一窝得喂猫,少说我们还有六七十个兄弟,满可抵挡百十号民兵,怕哪样?

【第79句】:【囍】“囍”又称双喜。我国男女青年结婚时,有个习俗,都喜欢在新房内外乃至家具上贴着大红“囍”字,以示吉利。现在,更有甚者,结婚时将斗大的囍字贴于巷口两侧或住宅小区门口的两侧,以示隆重或迎亲路标。 说到这个“囍”字的来历,传说源自北宋宰相王安石。传说王安石20岁那年进京赶考,路过马家镇时,刚好碰到马员外之女出联择婿,在走马灯上写着“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的上联。这时王安石正忙于赶考,未及细想,便上京去了。 王安石在科场中顺利通过笔试。面试时,主考官指着厅前的飞虎旗说:“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不觉心里一亮,便以马员外之女招婿的上联作对。主考官见对得珠联璧合,遂赞叹不已。 考试完毕,王安石在归途中喜气洋洋,踌躇满志。途经马家镇时,见那悬联仍无人对出下联。此时,王安石便把主考大人出的上联作下联以对。马员外一看十分满意,当下即以女相许,并择吉日在马府完婚。 新婚之日,正当新郎新娘欢欢喜喜拜天地时,忽有探马来报:“恭喜王大人金榜题名,明日请赴琼林宴。”马员外听后高兴万分,遂命重开酒宴,以示庆贺。王安石双喜临门,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豪兴大发,便在洞房雪白的墙上,并排而工整地书写了两个大红的喜字。双喜(囍)一出,更加喜庆,效果绝佳。 从此,结婚贴红“囍”字的习俗,就在民间流行开了。

【第80句】:【百姓】“百姓”现在指军人和官员以外的人民群众。但在古代百姓的含义正好和现在相反,是指上层社会的官宦。源自《尚书》。 据载,在远古时代,各氏族部落经常发生冲突,黄河流域的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他们同东部的夷族部落一起,打败了由南方前来进犯的九黎蛮族。因为炎、黄、夷部落联盟约有一百个氏族,每个氏族又各有一个表示区别的姓,这个代表氏族的“姓”当然是头领。所以黄、炎、夷部落联盟的氏族就称作“百姓”。他们在打败了九黎蛮族后,“百姓”强大起来,就成为贵族、奴隶主了。 到商初,“百姓”的主体仍是奴隶主贵族。以后,各氏族内部逐渐分化,一部分人变成了穷人,成为“庶民”,即自由民。战国时,随着奴隶社会的解体,“百姓”的特权丧失了,而原来处于奴隶主地位的“百姓”成为平民的同义语。 “百姓”一词的出现,最早见于《尚书·尧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郑玄注:“百姓,谓百官族姓;万邦,谓天下公民……百姓者,群臣之弟子是也。”郑玄的注解明白无误,百姓为官。司马迁《史记·夏本纪》中,也提到“禹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敷土。”由此可见,尧舜禹时代,“百姓”是指地位很高的人。清代学者俞正燮,他在《癸巳类稿》一书中,直截了当地阐明了“百姓”一词的真正含义,其云:“百姓,专以仕宦言之。” 可见,“百姓”最早并非指普通平民,只是到了战国以后,伴随着封建制彻底取代了奴隶制,“百姓”才逐渐演变为平民的通称。平民百姓,始终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新中国成立后,老百姓才翻身当了国家的主人。

【第81句】:【慢走跌不倒,小心错不了】(谚)走路步子放缓点,就不会被绊倒;做事从容谨慎,就不会出差错。指做事出错,往往都由于粗疏大意。

【第82句】:【七十二行,庄稼为王】(谚)七十二行:泛指各行各业。在各行各业中,农业生产是最重要的一行。指农业生产关系着国计民生,是重中之重。 也作七十二行,以农为本。 千行万行,庄稼是头一行。

【第83句】:谬论用一只腿站立,真理用两条腿走路

【第84句】:【锔锅的戴眼镜——找碴儿】(歇)碴儿:器物上的破裂处,谐“茬儿”。比喻故意挑毛病,找差错。

【第85句】:【东酸西辣,南甜北咸】(谚)东部人爱吃酸的,西部人爱吃辣的,南方人爱吃甜的,北方人爱吃咸的。 指我国各地人们对饮食的调味各有偏爱。

【第86句】:【拒人于千里之外】(惯)形容态度傲慢、冷淡,使人难以接近。

【第87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谚)好药入口很苦,但有利于治病;忠诚的劝告听起来刺耳,但有利于行为。指直言忠告是有益的,但不容易被人接受。 也作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 苦药利病,苦口利用。

【第88句】: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梵语Stupa的略音,正泽为率堵波,即塔、佛塔,俗称宝塔。佛塔的层次一般为单数,如五、七、九、十三级等。七级浮屠指的是七层塔,七层佛塔是最常见的佛塔。塔原来是用来埋葬圣贤的身骨或藏佛经的,造塔的功德很大。然而,为死去的人造塔,毕竟不如“救人一命”的功德更大,更有意义,故俗语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意在鼓励人们奋不顾身,去援救面临死亡威胁的人。戒律有“止持”与“作持”两个方面。就“不杀生”而言,为“止持”;就“救人命”而言,为“作持”。这就是佛家常说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如《西游记》第八十回:“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快去救他下来,强似取经拜佛。”后亦变作“救人一命,胜吃七年长斋”。如陈登科《活人塘》十八:“大风子在后边急了,抢上说:‘妈!救人一命,胜吃七年长斋,我去想办法。”…七年长斋”指长年吃斋修行。

【第89句】:【法场上的麻雀——胆子早吓大了】(歇)法场:刑场。指经历险境多,胆子早变大了。

【第90句】:虎瘦雄心在,人穷志不短.

【第91句】:口吐莲花“莲花”是佛教的象征,吉祥和清净的标志。说法微妙,谓之“口吐莲花”,似出于唐代张瀛《赠琴棋僧歌》:“我尝听师说一法,波上莲花水中月。”然而,其源当上溯至南北朝时的佛图澄。《晋书·艺术传·佛图澄》记载:后赵国主石勒召佛图澄,试以道术。佛图澄便“取钵盛水,烧香咒之,须臾钵中生青莲花,光色曜日”。后用“口吐莲花”比喻口出妙语,说话有文采。

【第92句】:【处处留心皆学问】 释义:只要留心,生活中到处都有学问。 例句:这个史文远,竟然会注意到别人在什么地方皱了下眉头,并且找上门来追根寻底,这需要具备怎样的一种心思啊!真是,处处留心皆学问。

【第93句】:以势交者,势尽则疏:以利合者,利尽则敬

【第94句】:【唱反调】(惯)比喻发表相反的意见或采取相反的行动。

【第95句】:【身正影不斜】(谚)身子端正,身影就不会歪斜。指人的行为正大光明,就不怕别人飞短流长,说三道四。 也作身正不怕影子斜。 身子立得正,不怕影子斜。

【第96句】:业报相应于善恶业因而感得的苦乐果报,称之为业报,犹民间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佛教的三世因果说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民众的思想。《宝积经》卷九六:“汝自作罪今日来,业报自招无代者。”宋代延寿《宗镜录》卷二六:“命是一期之业报。”业报亦作“业果”,《旧唐书·王缙传》:“义见缙等施财立寺,穷极瑰丽,每对扬启沃,必以业果为证。”

【第97句】:【天塌了,还有撑天大汉哩】(谚)天塌下来,自有撑天大汉顶着,伤不了大家。比喻天大的事自有当事人承担。也比喻问题再大,自有解决的办法。 也作天掉下来,有长人去挡。 天塌下来,高个子顶。

【第98句】:【桂林山水甲天下】(谚)桂林:属广西壮族自治区,山水明丽,景色秀美。甲:居第一位。指桂林山水景物是全国最优美的。

【第99句】:【银样镴枪头】(惯)镴(la):锡和铅的合金,质软。形容中看不中用。

17912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