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教父读后管理感言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读一本好书读后感

读平凡的世界可以吗

  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一定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过去是,现在是,将来肯定还是。

  我小时候家在农村,没有看过什么书,接受的是相当不正规的教育,记得那个时候基本上没有什么课外书,不像现在杂志什么的遍地就是。

我小时候看过的,一是我很小的时候爷爷订的《四川农村报》,可惜那个时候看不明白(绝大部分的字不认识)。

再是外公遗留下来的三大木箱的书,我看的是一箱连环画。

此外,就是爷爷逼着背的《三字经》,《百家姓》和《诗三百》。

可是那样的学习,只是说记忆了一些东西,然而对我思想层面的影响,到现在为止,并不大,或者是微乎其微。

  后来上高中,在县城,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农村以外的群居式的和现代的生活,开始接触到了电子游戏,电影院,旱冰场……那些物质的生活。

你可以想像,一个山里的孩子,第一面对城市的灯红酒绿,站在车来人往的大街上,会是怎样的迷茫。

那种感觉,比盲了还难受,我真的这么觉得,因为,抬脚也不知道往哪儿走。

(我指的不是迷路)  所以那个时候我很迷茫,不知道自己生活的方向在那儿。

一个十几岁的毛孩子,成天玩电子游戏,溜旱冰,翻围墙出去看通宵场,完了还时不时的跟人打架。

我当时就是那样的一个形象,而且我也觉着社会就是这么个的认定。

我所在的学校高中当时是很不好的。

成绩好的,和有钱的都上一中了。

就连我们学校的老师也说,我们是没有希望进入大学的。

所以得过且过。

  有的人在人生迷茫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个指引他的人,或者是一件足以让他开始改变的事情。

我的改变,动力源自于我在校外租书店里,从层层叠叠的武侠言情色情书籍堆里翻出来的一本书,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我一直在回忆那是一个神奇的下午。

直到那以后,我才相信,一本书,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

  读《平凡的世界》,第一遍,我看了整整的十七小时,没有吃饭。

我清楚的记得我从晚上八点,一直看到第二天的下午。

蜷在被窝里,什么地方也没有去,包括校长的政治课,我也翘了。

那是第一遍,有点狼吞虎咽。

我被孙少平的人生深深的吸引了。

好奇,感动,到后来的感同身受。

第一遍看完了,我坐在校园里的梧桐树下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思考。

很简单的发呆,完了做了个很简单的决定,做个好学生,并把这本书介绍给班里的每个人看。

这是我第一次看《平凡的世界》,看到了故事情节,把我感动的,是故事的本身,是我不知道的大作家路遥笔下的一个人物的生活。

  第二遍看《平》,是在高二暑假的时候。

那个时候我的学习和生活已经走上了很正常的轨道,学文。

班里有个民主活跃的氛围,学习风气好,班主任提供很多的课外书,遇到时事热点同学总会有讨论,或者老师组织辩论。

那个暑假我很细致的看了一遍《平》,完全是以欣赏的姿态。

前前后后的大概看了半个月,至于感触,我只能说感受到了一部伟大作品的内涵与分量。

我被路遥前辈的笔触和对生活深刻的洞察力所震惊。

贴近生活,才能感动读者;高于生活,才能有所创造。

这次阅读,让我对爱情很是向往。

孙和田的爱情,让我很是羡慕。

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精彩单纯的爱恋(小学四年级读琼瑶的《彩霞满天》除外,而且我一直觉得琼的小说有点故作的小儿女和煽情姿态)。

  前两次的阅读,只是感到《平》是本好书。

真正对我最刻骨铭心的影响,是后面的几次,它们把《平》一直融入到了我的灵魂里。

03年的夏天,第一次高考失败。

虽然超过了一本线几十分,但是没有走了理想中的学校。

那个夏天天很热,我郁闷欲死。

那不啻是把我从一个顶峰狠狠的摔到了谷底。

失败来的是如此的猝不及防。

还喜欢跟家里人发脾气。

也就是在这个暑假,我开始了第三遍读《平》。

我没有依着顺序看,我找我想看的。

这一遍,一翻开书,我总是不由的想到自己,想到自己的经历。

人就渐渐的平静下来,忘记了自己的失败。

那个夏天总是停电,我总是在夜里亮着蜡烛,倚在被窝里看。

孙少平的人生轨迹,大起大落,大悲大喜,在我心里连成了一条线。

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孙少平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面对他的人生

而我自己呢。

到目前为止,《平》给我的影响,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我的劳动观。

两个方面:一是我从此坚信劳动可以锻炼人,重塑一个人的对生活的看法,劳动着的人和劳动着的双手最美。

那个夏天的最后两个月,我跟着父亲起早贪黑,顶着烈日种庄稼,在工地上搬四十斤一块的水泥砖……繁重的劳动可以使你筋疲力尽,让你没有时间去无聊的思考,让你觉得自己很实在。

那个时候我才明白为什么从煤矿里走出来的孙少平另有一番姿态。

二是我从此喜欢爱劳动的人,或者是对劳动着的人或者是处在底层的人有种同情和崇敬。

我总吃某家的炒饭,不是因为我喜欢,而是因为他家里有正在上大学的孩子;我有时候自习回来,总是带上几个苹果,不是因为我有钱,而是看着站在小桥边的小贩在冷风中呵气,总觉着买他的苹果,给予他的不仅仅是人民币……  二是我从此觉得人要独立些好。

靠自己的力量活着是一件很伟大很有意义的事情。

虽然为此你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投入。

当你为经济的基本自立而不断出发,流汗受冻,也许你会明白那就是生活。

  三是我开始有种自觉。

如果说梦想是你的存折,那么一定记得从小额开始积攒。

梦在心里,路,只在脚下。

可以拥有伟大的梦想,但得一步步的迈开去拼搏,是种常态。

  最后,我想说的是,《平凡的世界》是本好书。

但注意:正如路遥前辈用书名告诉我们的:平凡的只是这个世界,不平凡的是我们自己;一本好书真的可以拯救和影响一个人,你迟早会遇上的

找不到工作

你的这个问题问的很好,我来给您解释一下:包括你在内的很多人都埋怨工资怎么这么低,待遇怎么这么差,为什么工资和我付出的劳动总不成正比呢

那么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能给企业或是公司创造多少的价值。

公司不仅要给你开工资养活你,还得缴纳租金,杂费等等一系列的费用,最后剩下钱来还,得养活老板如果你是老板你会怎么做呢

我们不要怨天尤人,更不要自暴自弃

刚刚的话只不过是我的一番感言,我们都是从大学走出来的,说说我刚刚进入社会的感触:我们不能奢求什么,因为我们还年轻,我们还没有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我们需要的是积累经验和增长知识。

没有人一毕业就飞黄腾达,更没有人能一口吃个胖子

现在再说说你:作为大学生,我们工作并不是要求挣多少多少钱,再说我觉得给你的工资也还可以,因为你的专业是律师,它要求的学历你应该也是知道的,我就不在这里浪费口水了,要知道你创造的价值永远是和你的收入成正比的,而不是和你付出的劳动成正比,你要懂得这一点,你就会心平气和的面对现状

你所谓的好工作是什么

天上掉馅饼还是上班、喝茶、看报、下班的工作方式,如果你真的有能力,英雄无用武之地,你可以在这里怨天尤人,如果你没能力,那就不要在这自怨自艾,社会就是这么残酷,没人会可怜

关键还是我说的要有一个好心态,如果真的广州不行的话可以去别的地方发展,树挪死人挪活,江浙那边也不错的选择,但是如果你还是这种心态的面对工作和生活,永远是高不成低不就的样子,那你去哪里都是浪费。

不会粤语可以学,专业不对口可以发掘自己的长处去找工作,比如你善于与人沟通,可以做市场.....但是你这样埋怨社会,埋怨广州连秘书文员等低工资的琐碎工作的职位也需要会粤语,这样的现实我很难接受,因为不是社会适应我们,而是我们适应社会。

这就是我想说的,可能有不妥之处,敬请见谅

7151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