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蒙古包

582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在碧绿辽阔的蒙古高原上,寒风呼啸,蒙古族人正在过着充实快乐的日子,但他们怎么住的,没错,就是蒙古包

蒙古族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现在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蒙古包古称穹庐,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蒙古语称格儿,满语为蒙古包或蒙古博。蒙古包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是蒙古游牧民族的临时的“房子”,与其说它是房子,不如说他是帐篷,它是乳白色的,有的上方时一个圆锥体,有的上方是一个圆顶形,不易于坍塌、变形,下方是一个圆柱体,就像一个乳白色的巨大的稻谷垛,它看起来外形虽似乎很小,但里面却非常庞大,大约可容纳20到400人,蒙古汗国时代可汗及诸王的帐幕可容2000人,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很好,冬暖夏凉,非常牢固,不怕风吹雨打,就像极地的冰屋一样,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大约高130~160厘米、长230厘米,用条木编成网状,与侧壁连接,再用绳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个木框,用以安装门板,帐顶留着一圆形天窗,以便采光、通风等,可以排放炊烟,夜间或风雨雪天覆以毡,而且方便拆装,方便携带,就像现代的房车。蒙古包以哈那的多少区分大小,通常分为4个、6个、8个、10个和12个哈那。12个哈那的蒙古包,在草原是罕见的,面积可达60多平方米。我不禁发自肺腑的赞叹:“蒙古人真聪明,想的真周到,设计的真巧妙,不愧是草原上精明的游牧民族啊!”

从蒙古草原上向下眺望,大地点缀着许多白色的帐篷,它们就是蒙古包。这就是那有特点的蒙古包!

3008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