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小班玩轮胎游戏标语聚集5篇

文心雕龙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小班跳轮胎游戏教案

教案不能面面俱到、大而全,而应该是在学科基本的知识框架基础上,对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探索、阐述,能够体现教师对相关学科有价值的学术观点及研究心得。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小班跳轮胎游戏教案,一起来看一下吧。

  小班跳轮胎游戏教案篇一

游戏准备

1.自行车外胎若干。

2.录音机,音乐磁带。

3.宽敞、平整、无障碍物的'户外大场地。

游戏规则

双脚跳跃轮胎时,不能跳入轮胎圈内或碰到轮胎。

游戏玩法

1.在场地上画一条起点线,幼儿分成四个组,各组幼儿按先后顺序排列在起点线后,场地上对应各组放置6—8个自行车外胎(两个轮胎之间间隔30—40厘米)。音乐响起,当教师发出“双脚跳跃轮胎,【第1句】:【第2句】:3开始”的口令后,各组幼儿一个跟着一个地小跑到轮胎处,然后双脚并拢用力跳过一个个轮胎,最后从场地外侧小跑回原位,等待教师的指令。

2.幼儿分成四个组,各组幼儿按先后顺序排列在起点线后,场地上对应各组放置【第6句】:8个自行车外胎(两个轮胎之间间隔50厘米)。音乐响起,当教师发出“套轮胎,【第1句】:【第2句】:3开始”的口令后,各组幼儿一个接着一个地进入场地,跳入第一个轮胎后蹲下并用双手拿起轮胎从脚部往头顶上举起,然后放在自己的身后,接着再跳入第二个轮胎,蹲下并用手拿起轮胎从脚部往头顶上举起……如此不断重复,直到每个组的最后一个幼儿完成本组最后一个轮胎钓套圈动作,再跑回原位后,游戏结束。

注意事项

提醒幼儿进行游戏时要遵守纪律和规则,对不规范的行为要加以纠正。

  小班跳轮胎游戏教案篇二

〔活动目标〕

【第1句】: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会用轮胎拼摆三角形,练习攀爬,促进幼儿动作协调性及创造性的发展。

【第2句】:培养幼儿勇敢、团结合作的精神。

〔活动准备〕

【第1句】:轮胎(每人一只轮胎)、绳子、棍子若干。

【第2句】: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第1句】:开始部分:听音乐,在教师带领下做自编运动操《小小运动员》,进入活动场地。

【第2句】:基本部分:

【第1句】:师:“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好玩的玩具,你们猜一猜是什么?”幼儿自由回答后教师出示轮胎,请幼儿讨论玩法。

【第2句】:师:“请小朋友每人拿一只轮胎分散玩,比―比谁的玩法多,谁的玩法最有趣。”幼儿分散玩轮胎,鼓励幼儿玩出多种花样。(独自玩)

【第3句】:幼儿集中交流玩法,将新颖有趣的玩法推广:(滚、钻、旋转、跳、爬、躺、在轮胎上走、轮胎里外走、划船等)

【第4句】:教师:“轮胎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许多人玩,请你和好朋友一起玩轮胎,看哪些小朋友花样玩得多、合作得好。”引导幼儿合作玩轮胎培养合作意识。

【第5句】:幼儿分成四路纵队,请部分幼儿示范表演合作玩轮胎。

【第6句】:学习新玩法:爬轮胎。

(1)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玩法――爬轮胎。将几只轮胎依次重叠放好,逐层减少轮胎的数量,摆成“小山”的形状(三角形)。教师讲解并示范动作要领。然后教师从一侧向上爬,爬上山顶后从另一侧下山。(2)请部分幼儿示范正确的爬轮胎方法。将幼儿分成四路纵队,两人一组爬轮胎,教师注意观察纠正幼儿不正确的方法。

(3)再次分散练习,教师个别辅导。

(4)玩游戏:“比比谁最快”。师生共同布置场地。

(5)介绍玩法:游戏开始,排头幼儿先滚轮胎,然后爬“小山”,跳过连续排列的轮胎,最后跑步返回将滚的轮胎放在原位.快速击第二名幼儿的手:游戏依次进行,速度快、动作规范的一组为胜。教师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第3句】:结束部分。小结幼儿活动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幼儿发红花给予奖励。听音乐,利用轮胎做放松动作,结束活动。

小班跳圈游戏教案

活动目标:

【第1句】:学习双脚并拢跳进或跳出圈。

【第2句】:通过游戏儿歌联系快速反应。

【第3句】:体验游戏中放松和紧张的不同情绪。

活动准备:幼儿人手一个大圈。大灰狼头饰。

活动过程:

【第1句】:游戏活动——吹泡泡

【第1句】:幼儿手拉手站成一个大圆圈,介绍游戏玩法。

【第2句】:教师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做相应的动作,当老师说:“泡泡飞回来了!”,小朋友就8回来,站在大圆圈上站好,游戏结束,游戏可进行2——3遍。

【第2句】:游戏活动——跳圈游戏

【第1句】:跳圈

幼儿四散地站在场地周围,幼儿人手一个大圈放在自己的'前面。教师带领幼儿练习双脚跳进和跳出大圈。

教师发出指令:“下雨了!”幼儿跳进“家”(大圈)里面;

教师发出指令:“天晴了!”幼儿跳出“家”(大圈)门;

【第2句】:兔子和狼

教师扮演大灰狼,幼儿扮演小兔子,幼儿人手一个大圈,四散分布在呈递周围,并站立在“洞”(大圈)里。

介绍游戏玩法:游戏开始,大家边念儿歌边从洞里双脚跳出来,然后随着儿歌的内容,蹲下吃草、左顾右盼等动作,儿歌念完,听到教师大声喊“狼来了!”便从场地的另一端跑出来,追逐小兔子,小兔子立即跳进身边最近的任何一个“洞”里面。如果被大灰狼拍到或抓住,就站在场地的一旁。

配班老师扮演大灰狼,教师带领“小兔子”们念儿歌玩游戏,当大灰狼抓住2——3只“小兔子”后,可请较能干的小朋友扮演大灰狼,游戏继续进行。

【第3句】:游戏活动——拉个圆圈走走。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手拉手,边唱歌曲,边做相应的动作。

游戏教案夹包跳小班

活动设计背景

在一次“自制器械”中,教师和家长做了许多的自制机械,特别是沙包。幼儿人手一个,但我发现幼儿在玩沙包的时候,都喜欢用手去玩沙包,却很少有幼儿用脚玩沙包,为此,我设计了“夹包跳”活动引导孩子们用脚来玩沙包,利用沙包来发展幼儿脚的.夹、抛等能力。

活动目标

1:能用双脚夹住沙包,用力跳起,向前抛沙包

2:发展双脚向上跳起,用力抛物的能力,动作协调、灵活

3:体验玩沙包和竞赛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能用双脚夹住沙包,用力跳起,向前抛沙包

2:发展双脚向上跳起,用力抛物的能力,动作协调、灵活

活动准备

1:沙包、圈各1个

2:用即时粘贴的红、黄、蓝、绿小兔各5只(贴在幼儿前额)白兔一只(贴在教师的前额),红、黄、绿、蓝圆片各10个,红、黄、蓝、绿颜色的长、短条各两根,蓝色皱纹纸长条8根

3:平衡木一个,椅子10把,垫子一块

4:音乐磁带、录音机、口各一个

5:场地准备

活动过程

【第1句】:谈话导入,激发运动兴趣

教师用简洁的语言,迅速将幼儿引入兔妈妈带着兔宝宝一起锻炼身体的情景中,并用口哨和变化的S形队伍足赤幼儿进入场地,使活动有情有景,富有游戏性,很好的调动幼儿的活动热情。

【第2句】:热身运动

教师:让我们来跳个舞吧,把沙包放在身体的左边当做萝卜,(音乐起)师生共跳《小白兔》。

【第3句】:自由玩沙包,拓展沙包玩法。

教师分层次引导幼儿探索沙包的各种玩法,逐步提出由易到难的要求,重点引导幼儿用脚夹沙包,发展幼儿用脚夹、用脚玩的能力。

【第4句】:学习新玩法:

“夹包跳”。

【第5句】:竞赛游戏:

“投石进河”。

【第6句】:小结。

小班小花鹿学跳沟游戏教案

小花鹿看到小沟是如何跳过去的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小班小花鹿学跳沟游戏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练习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过障碍物,提高幼儿腿部肌肉的力量。

培养幼儿能与同伴一起友好地玩。

重点和难点

【第1句】:重点:必须在助跑的基础上进行跨跳。

【第2句】:难点:幼儿自由摆放的活动器械须隔开一定的距离放置,活动设能注意互不碰撞。

活动准备

教师和幼儿一起把废纸箱剪成宽窄不同的纸板,(30—60厘米)并用水彩颜料和彩纸饰成为小沟和小河。

小花鹿头饰(与幼儿人数相同)青草若干。

足够大的平整的活动场地。

设计思路

幼儿平时在选择跳的活动方式时,大多数情形下都采用单脚和双脚跳的活动形式,故教师在导入新的活动形式时,既要通过幼儿和教师的示范讲解把助跑跨跳的活动方式清楚明白地显示出来,又要允许幼儿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幼儿在进行助跑跨跳时,由于他们动作发展水平的差异性,每个幼儿能够跨跳的距离肯定是不等同的。所以教师提供的教具和指导的要求必须和幼儿个体的发展水平相吻合。

此项练习,如果注意不当,容易扭伤脚脖子,活动前,要多作一些脚裸和腿部活动的准备练习。

教育流程

扮演角色活动身体――幼儿探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幼儿示范教师启发引导――教师示范幼儿观察讨论――幼儿大面积练习教师个别指导――幼儿自由选择练习目标,教师随机指导――变化游戏情节,提供兴趣,调节活动量――结束游戏放松身体

扮演角色,活动身体

(1)幼儿扮小花鹿,教师扮饲养员,四散地在场中央跑。

(2)念儿歌活动身体和腿部,脚裸处。

“小花鹿,长得高,跟着饲养员往外跑。东跑跑,西跑啊跑,跑到草地来做操。伸伸臂,伸伸臂,弯弯腰,弯弯腰,练练腿,练练腿,踩呀踩,踩呀踩,转呀转,转呀转,变短了,长高了,天天锻炼身体好。”

【第2句】:幼儿探索练习,教师巡视观察。

每位幼儿拿取一条30厘米宽的小沟,自由选择场地摆放,尝试跳过小沟的方法,活动方式不限。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幼儿摆放的位置的跳的方法,注意互不碰撞并观察幼儿:那些人是用单脚或立定跳远的方式跳过小沟的;那些人是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过小沟的;还有那些人什么方法也不会。

(1)个别幼儿示范,教师启发引导。

教师请2至3位幼儿站在前面示范给全体幼儿看,从而导入新的活动方式“有几只小花鹿他们跳过小沟的样子和我们跳的不一样,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跳过小沟的?”

(2)教师示范,幼儿观察讨论

“这几只小花鹿,他们跳的方法和我们不一样,饲养员也来学一学。”教师示范讲解,并请幼儿一起参与讨论活动要求:“跑跑跑,一个脚用力跨过去”。

【第3句】:幼儿大面积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全体幼儿带着教师的要求,尝试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过小沟,其中既可以跳自己的小沟,也可跳别人的小沟,既可单独跳,也可合作好了轮流跳。教师则重点辅导能力弱的幼儿。

(1)幼儿自由选择练习目标,教师随机指导。

教师再出示宽窄不同的小河(40-60厘米)引导孩子自由选择跳。“小花鹿,窄窄的小沟我们都跳过去了,那边还有宽宽的'小河我们敢不敢去跳。”幼儿既可以选择原来的小沟跳,也可以选择小河跳,教师深入到小组内指导,也可请个别幼儿再来示范小组合作跳的方式。

(2)变化游戏情景,提高活动兴趣,调节活动量。

教师演示指导:“这里有一条长长的沟和长长的河,我们小花鹿来把他们搭起来好吗”。幼儿沿着教师指定的方向搭一条长长的小沟和一条长长的小河。教师继续提示:“我们小花鹿的肚子有点饿了,我们跨过小沟和小河去对岸找找看,有没有我们小花鹿喜欢吃的青草。”幼儿分批跨过小沟小河,教师则幼儿的动作还是显得笨拙,在以后的体锻活动中继续给予指导帮助。

活动结束

放松身体。全体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跨过小沟和小河,找到青草吃个饱,四散回教室休息。


27863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